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詳細阿昌族介紹,這些你瞭解嗎?

風土人情 閱讀(1.01W)

阿昌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名族,這個民族是非常的人口是在將近60萬左右,那麼關於阿昌族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對於很多事物的理解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生活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呢?來一起來看看吧!

詳細阿昌族介紹,這些你瞭解嗎?

雲南德巨集州梁河縣隴川縣是阿昌族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全國僅有的3個阿昌族鄉,分佈在梁河的就有2個阿昌族鄉(曩宋阿昌族鄉、九保阿昌族鄉,另外一個在德巨集隴川戶撒),佔全國3個阿昌族鄉人口的66%。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159426人,其中阿昌族有11740人,佔全縣人口的,佔7.56%,人們都把梁河稱為“阿昌族的故鄉”。

阿昌族的稱謂很多。古代的文獻書籍上寫作“峨昌”或“娥昌”,元代以後的地理志上寫作“阿昌”。現在統一稱為“阿昌族”。阿昌族居住的地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8℃,自然條件較好,以自古以來,阿昌族就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是水稻、玉米和豆類。

說起阿昌族,首先要說說阿昌族的特點,就是鐵匠多,以打鐵最出名。他們善於打製各種刀具,除行銷於附近的民族地區外,還遠銷到西藏、青海、雲南省中甸等藏族地區,以及我國鄰邦緬甸。制鐵手工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木匠、石匠、銀匠、釀酒、紡織、縫紉,印染等行業的發展,所以阿昌族聚居區成了遠近聞名的手工業之鄉,鐵匠之鄉。為什麼阿昌族打鐵技術如此高明呢?這還得從歷史上說起。

梁河阿昌族的先民原來住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在先秦時期逐漸向南遷移。公元2世紀左右遷到了怒江流域,在這裡度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以後部分阿昌族又向南遷徙,最後來到德巨集地區定居下來。到了明朝時,明朝政府向這裡派兵駐屯。派到戶撒、臘撒的軍隊中有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匠人,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他們把內地先進的打鐵技術傳到了這裡。阿昌族向他們學習,並發展了他們的冶鑄和鍛造技術,世代相傳,技藝不斷提高。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是靠口耳相傳,人們都會說阿昌人的嘴巴厲害。阿昌語分為戶撒和梁河兩種方言,大多數阿昌人都會講漢語、傣語,戶撒的阿昌族還會講緬語和景頗語,他們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種語言。這大概是阿昌族在歷史上善於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斷向別的民族學習的緣故。阿昌族和其他民族一樣,阿昌族也有自己的民間文學,如神話、傳說、故事、民歌、寓言等。有的反映民族起源,有的歌頌武裝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讚揚勞動者的勤勞智慧。如創世史詩《遮帕麻與遮米麻》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作。阿昌族喜歡唱民歌,不論是上山下地做活、節慶聚會或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都要唱民歌小調來抒發感情。他們唱的民歌有一定格式、調子,如《仁義山歌》、《結交山歌》、《送路》等,唱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不僅歌詞優美,感情誠摯,而且曲調也很有民族風味。阿昌族地區有一句俗語,充分說明了阿昌人愛唱民歌的情況:“知了三個,叫聲滿山凹;阿昌三個,唱得滿山歌。”

阿昌族的服飾因地區不同,而穿著也不一樣。本民族的衣著特點以臘撒地區保留得較多。姑娘們打包頭,穿藍色、黑色對襟上衣和長褲,已婚婦女改穿筒裙。中年以上婦女多穿黑色土棉布上衣,戴黑包頭,高30多釐米,這是阿昌族婦女與其他族婦女在穿著上最明顯的區別。男子除老年人纏包頭外,其他則與附近的傣族、漢族基本一致。

進入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深受苦難的阿昌族人民,數次組織起來反抗土司。特別是一九四九年,土司不顧阿昌族人民溝反對,在臨近解放時,對國民黨還存在幻想,規定兩丁抽一,三丁抽二,強拉百姓組織武裝,企圖頑抗。在訓練時,二土司又無故打傷壯丁,更激起人民的仇恨,結果二土司在回家的路上被百姓開槍擊斃。當土司正在大抓“凶手”之際,群眾用土司的武器組成反抗土司的武裝,舉行起義,於一九五零年初由攻土司衙門。這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進駐保山,起義群眾及時向解放軍求援。阿昌族起義者經過蘭個晝夜的戰鬥,攻破了土司衙門,打死了老土司,取得了勝利。訊息傳到正在隴川召開的“十土司會議”上,使企圖阻止解放軍進駐邊疆的土司們大為震驚。與國民黨殘軍敗將勾結的土司們,還想對起義群眾進行血腥鎮壓,但由於解放軍及時趕到,粉碎了反動派的陰謀,拯救了阿昌族人民。

在歷史上,阿昌族比較早地接受了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內地商人在宋、元時期已經常出入於雲龍阿昌族中,有些商人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傳授給阿昌族,教他們開水田,糧食得到穩產高產,因此商人也得到阿昌人的信任,有的便娶阿昌婦女為妻定居下來,有的被阿昌族土司頭人招為女婿,代土司頭人操持政務。但隨著內地移民的增多;阿昌族也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據酒澗的老人說,今苗丹、賽初、丹梯、廣地這些村落的漢族,原來都是阿昌族。同時在“田畝日開,客商益眾”以及“客商浸利”,進行不等價的交換和高利貸的剝削的情況下,阿昌族的廣大群眾很快喪失了土地,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明、清時,保山、騰衝等地的食鹽都是阿昌人從雲龍鹽井運去的。也有些人家喪失了土地之後,逐漸向邊遠山區遷移,去尋找新的住地。在漢族和傣族的封建政治、經濟未進入之前,阿昌族的社會經濟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即具有二重性經濟的農村公社階段。村社有自己的領袖,稱為“作借”,含義是“好兒子”,是村社成員共同推選出來的優秀人物。隨著漢族封建勢力和傣族土司勢力的進入,阿昌族的農村公社經濟也迅速向封建社會轉化,他們的村社或部落領袖便被納入封建統治範疇,也被封為土司,過去的“作借”已變成為統治階級徵收賦稅、派款派夫的工具了。這些上層人物和其他民族的統治者又互相依賴,聯合統治和壓迫人民。近代阿昌族地區的統治政權,形式上仍由土司統治,但實際上它早已是地主經濟的一部分,或成為國民黨沒治局壓迫剝削人民的工具。

一九五零年德巨集地區得到解放。一九五二中,梁河縣成立了民族民主聯合政府,有四位阿昌族代表被選為委員。戶撒、臘撒成立了相當於現在公社一級助阿昌族自治區,正副區長等主要幹部都是阿昌族。在一九五三年七月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成立時,阿昌族代表名額也得到充分的照顧。還在潞西縣高埂田、梁河縣丙界和關璋村成立了三個阿昌族自治鄉。阿昌族幹部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管理本地方的行政事務。

小結:阿昌族接訪時間是1950年,他們很多時候的傳統都沒有隨著現代的發展而改變,還是有一些傳統保留了下來。他們很多以前古老的風俗,雖然保留下來很多,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比較古板的制度,廢棄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