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錫伯族歷史,錫伯族的來源

風土人情 閱讀(7.63K)

錫伯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的其中一員,歷史悠久,是我國的一個古老民族。現多數居住在遼寧省(70.2%),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那麼,錫伯族的起源又是什麼呢?想知道的朋友就一起來瞧瞧吧。

錫伯族歷史,錫伯族的來源

  錫伯族的起源:
  錫伯族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鮮卑最初遊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錫伯”是本民族的自稱。口語稱siwe,書面語稱sibe。歷史上有“須卜”、“室韋”、“失韋”、“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錫窩”等不同譯音,都是siwe的同音異寫。錫伯族的祖先是東胡系的拓跋鮮卑。早在東漢以前就活動在大興安嶺北段以“嘎善洞”為中心的地帶,以“畜牧遷徙,射獵為業”。公元48年以後從大興安嶺遷移到呼倫貝爾地區。此後又往南遷徙。386年,拓跋鮮卑的大部分進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權,而另一部分以“室韋”為號,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等河流域活動,其中的一部分室韋成為錫伯族的祖先。

在唐代,綽爾河流域的錫伯族先祖歸屬於唐。遼代,受契丹統治,多數人開始從事農業。遼亡金興,錫伯族先祖又處在女真統治之下。元代,開始被蒙古族統治。元、明至清初,錫伯族處在蒙古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的統轄之下。1593年,錫伯族出兵隨科爾沁、葉赫、哈達等組成九部聯軍(3萬人馬),與努爾哈赤交戰兵敗,從此,錫伯族開始部分地歸屬滿洲。1636-1648年間,錫伯族軍民同科爾沁蒙古一起被清政府編入旗兵,成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年科爾沁蒙古統治者將所屬錫伯族軍民進獻給清政府,從此錫伯族擺脫了蒙古統治階級的統治,開始被滿族統治階級控制,並被編入滿洲八旗,移防黑龍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為了加強伊犁地區的駐防力量,抽調3000多名錫伯族軍民遷徙到伊犁。從此,錫伯族形成了東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錫伯族軍民遷到察布查爾地區後,一直擔負著屯墾戍邊的繁重任務。從1765年組成錫伯營到伊犁辛亥革命,錫伯族一直是戰時從徵,平時生產,過著準軍事化的生活。200多年來, 為保衛邊疆、平定內亂、抵禦外侮、建設邊陲做出了很大貢獻。察布查爾錫伯族長期以來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文化與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