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民間工藝>

正月不剃頭的由來 民俗文化介紹

民間工藝 閱讀(1.3W)

我國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意識形態,各種各樣的文化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擁有這些民俗文化,增強了我們的民俗認同感,強化了我們的民俗精神,塑造了一個個人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正月不剃頭的由來,春節民俗文化介紹。

正月不剃頭的由來 民俗文化介紹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中國流傳至今的一句俗謠。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剃頭匠每年春節都要去舅舅家裡拜年,然後給舅舅剃頭。直到有一年,剃頭匠的舅舅去世了。在過完春節後,剃頭匠照例去給舅舅剃頭時,突然想起了舅舅已不在人世。一時間,悲從心起。從此以後,剃頭匠每年的正月都不再給人剃頭,以懷念自己的舅舅。人們就說他“正月不剃頭,思舅舅”。然而因“思”和“死”諧音,在流傳當中便發生了這樣的誤解。

正月不剃頭的由來 民俗文化介紹 第2張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關於“正月不剃頭”的民俗,是有真實的史料記載的。1644年,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開啟了清朝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清王廷頒佈了一系列如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髮易服、遷海令、文字獄這樣的針對性政策。這些政策當中,其他政策都還好推行,唯獨“剃髮令”遭到了漢族群眾的強烈不滿,有人認為,將頭髮剃掉是對自己人格的莫大侮辱。

正月不剃頭的由來 民俗文化介紹 第3張

因而某些已經歸順清朝廷的地區都紛紛開始了抵抗。這一舉動,激怒了滿清貴族。一時間,為推行“剃髮令”,滿清政權採取了血腥的屠城。著名的有“揚州十日”、“潼關之屠”等。其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在這場令人髮指的屠殺之後,全國人口由五千一百多萬驟降到兩千三百多萬。人們也不敢再與清王廷公然對抗,但為了表示不滿,便互相約定正月不剃頭,由此來懷念以前留全發的傳統。這就是“正月不剃頭,思舊”的由來。由於害怕“思舊”一詞太過直接露骨,故意將“思舊”訛傳為“死舅”,這樣既可以避免朝廷追究,又便於在民間相傳。從此以後,民間便有了這一禁忌。

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月不剃頭就是一種有意思的習慣,春節是寓意美好的節日,是全國人民最歡慶的日子,有一些講究還是比較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