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國學經典 閱讀(4.63K)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積極方面:

(1)重視教育,並且創造"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意個性差異,善於啟發教學.可以說教學經驗很豐富.
(2)注重道德,禮教,仁義,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這一方面比上歐洲西方國家的宗教和神論思想不知道進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於辨證思維,重視自然的農業,重視經驗,認為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根源,而 人類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權利的依據.提倡"以農為本",是符合中國古代的實際資源情況的重農思想. (4)提倡以"禮"治國,"倫理政治"思想.如果說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麼我們中國文化就是"德"型文化,這一德型表現在政治上,也有積極的一面:忠於國家,抵禦外來侵略,刺殺暴君,直諫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統治有力,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時期,給社會歷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參考約束.

消極方面:
 
(!)不重視農業生產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強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傾向於參政的.
(2)不重視邏輯,一味重視經驗,叫做"經驗理性",使邏輯推理和深刻解釋事物的規律的理論沒萌芽,不如西方人那麼追根問底,以至產生理論和學說.
(3)強調個人服從群體,壓抑了人的個性.漠視性格,思想大統一.造成國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責任標準壓制了人的創造性,這也和歷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
(4)倫理關係凝固化,絕對化,三綱五常,家長專制,成為人身壓迫,精神虐殺,制約著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歷史前進的阻力.
(5)倫理觀念,等級制度置高無上,達到排他性的程度,從而限制了自然科學和科技的發展.歷代帝王也不重視科學技術,把一些科學成就說成"淫計小巧".

總之,儒家思想的兩部分-----聖人的主觀思想和客觀政治論,即"內聖"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統治的意思),都對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使是當下,我們也無法走出它的圈子多遠.它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應如實客觀的正視這個問題.

比如,在我們現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還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溫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官員的貪汙腐敗問題上,道德,仁義,儒家的思想會是對貪官們的譴責依據吧?再者,我們所講的責任感,正義感和勤奮精神,那個不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傳統的精華呢?

淺析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的負面影響

在以自然經濟為基礎,以宗法關係為紐帶的中國傳統社會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還沒有一種學說能動搖儒學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其深遠影響輻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儒家思想幾乎成為政治的玩偶,時而被全盤肯定,時而被全盤否定。改革開放以後,我們主張批判的繼承,但在儒家思想領域,繼承的較多,批判的卻很少,也只有在專家學者的著作中可以見到隻言片語,而且或在書店中束之高閣,或在圖書館中被深埋角落,無法雅俗共賞。其實,在一種思想的繼承過程中,對它消極因素的批判也極為重要,它可以使我們得到更多的反面經驗,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誤區。當然,很多消極因素並非儒家思想最初之意,而是經過歷代大儒的“修改”和封建王朝不遺餘力的“義務教育”,但歷史已經成為事實,儒家思想曾對中國造成了極壞的負面影響,下面就其中的幾個方面作一下簡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級元素,它以“愛人”為基礎,儒家的倫理思想即由其發展而來,但它與封建宗法等級制是相互制約的,這就顯示儒家倫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學最初便明確了君臣、父子、夫婦等倫理關係,經漢代董仲舒“三綱”、“五常”的加強和宋明理學的進一步鞏固,更上一層樓,完全迎合封建統治階級的心意了。在以家長為首的家族組織裡,家長和家族一般成員之間,實際上處於奴役和被奴役的對立之中,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封建政權,是放大了的封建家長制形式。“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視為格言警語,至今尚在民間廣為流傳,真是令人詫愕,而對於上層階級的制約在不斷減少,長期皇權、父權、夫權思想的侵蝕,使中國始終也沒有建立完整的體制去規範人的行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場。文化大革命,這場中國現代史上的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僅僅是領袖的一念之差和人民對領袖的盲目崇拜嗎?當然,文革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我們今天回頭去看那段歷史,為什麼會出現“領袖一呼群氓響應”的局面?應當說有什麼樣的民眾,才會產生什麼樣的領袖,這才是文革的可怕之處。對於婦女,更是為其戴上“緊箍咒”,要她們犧牲自己來換取名節的虛名。人們總是把潘金蓮說成“蕩婦”,如用現在思想解放的觀點來分析,他不正是古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嗎?民國初年,某報上刊載了一篇報道,大意是某婦人在其夫死後亦跳崖尋夫去了,以完成她的貞烈人生。該報非但沒有對此種行為提出異議,而是對此列婦的行為大加褒揚,稱讚她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魯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後封建專制表面上沒有了,單家族制還活著,封建禮教還活著。由這篇報道,也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託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凡事要“託古”似乎成了中國古代多數政治家的習慣。一位外國學者曾經把中國封建社會朝代的更迭比做一個立方體的翻轉,只是換個面而已,其外表與內涵還是一如既往。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後,極少有革命性的創新舉動,而是效仿前人,依樣畫葫蘆。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習慣還是沒有改,上演了“復辟”、“稱帝”的鬧劇。而歷代改革者也很難越過“託古改制”這條思想鴻溝。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場面:一批白髮蒼蒼的元老級大臣跪在金鑾殿上,聲淚俱下,甚至以頭搶地,高呼:“祖宗之法不可變!”於是,改革者或被貶官,或被罷職,或被殺頭,而且以最後一種結局居多。我們說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在中國歷史上,動力不足的問題顯得非常嚴重。這與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無關係,其主張“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屆朝代的改革運動,彷彿只有改革者再搖旗吶喊,而很少得下層民眾的支援,這會令人想起一幅圖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打個比方,改革者在臺上演戲,民眾在臺下看戲,成功了,聽不到掌聲;失敗了,大家一鬨而散,回去取些銀兩,還可以私下買幾個蘸了鮮血的饅頭。到了近代,我們被列強用槍炮打開了國門,資產階級曾試圖改變中國的命運。百日維新以失敗告終,戊戌六君子被處以極刑,京城裡的人對此事大多持觀望態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這與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市警鐘長鳴,巴黎市民武裝起義保衛革命果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人說,任何革命有其轟轟烈烈,也有其蓄積的過程。不錯,歷史在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進,可是中國歷史的封建專制為何長達兩千年而且其影響至今餘波未盡?我們在分析歷次改革或革命失敗的原因時,總是歸納出來條條框框。當然,失敗是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結果。哲學上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根本原因就在我們民族思想的內部。

“復古”思想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政治上。八十年代前後,朦朧詩初登中國詩壇令文學界驚駭萬狀,它與四人幫的“批林批孔”兒歌不同,也與某一時期流行的“頭上,焊火噴光;腳下,風鉚鏗鏘”的鼓動詩不同,是一些習慣傳統的人大為惱火,非議紛紛。有人說它是四人幫毒氣在詩壇上的一種折光,是解放潮流中一個倒轉的旋渦,是新生嬰兒身上一個可惡的膿包。這些在今天看來另人發笑的評論深深折射出我們對待新生事物的態度。看到新生事物,便視之為異端,而古代的東西都是好的。有時,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都會感慨:在李世民時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於是就有一種普遍的說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古代的文獻備受推崇,很多人兒時就瞭解“四書五經”,遇到了新問題,總喜歡到古書中去尋找答案,這種模式嚴重抑制了中國人創新思想的發揮。

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段精彩的討論,認為培養理想的公民必須高度重視音樂與體育,音樂可以使人文雅,體育可以使人強悍。而儒家思想則提倡“文”,貶低“野”,對人才要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使人才創造力的發揮受到嚴重的思想束縛,輕視生產勞動本身的社會價值和意義的這一怪思想影響了往後長達兩千年的中國社會生產勞動,忽視了自然科學和技術開發,從而造成了至今仍是沉重包袱的腦體分離,經濟和科技落後的。東西方兩種思想孰優孰劣,只要看一下鴉片戰爭中的武器就知道了:中國人是大刀長矛,英國人是長槍火炮。有人也許會列舉“四大發明”,某某項成果領先歐洲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來否定上述觀點。誠然,誰也不能對中國古代的豐碩成果視而不見,但我們只要放眼全球,就會發現,中國在某些領域領先歐洲時,歐洲人亦在某些方面領先中國。最好的證明就是開啟國中的物理、化學課本,你會發現上面中國人的名字並不多,一堆歐洲人的名字倒會躍入我們的眼簾:牛頓、伽利略,帕斯卡、道爾頓```````````

實際上,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在於推動“學問”的精神思想而不僅在於精神。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文明幾近斷絕,漢繼秦火之餘,遍地書灰,終能建成民族史上光輝的一頁。唐宋以後,所有典籍都被仔細收藏,而漢民族的境況卻是每況愈下。有人以唐為強,可是唐代京師三陷,天子四遷,何以謂之強呢?無數史實證明:我們過於重視“音樂”而忽略了“體育”。

此外,封建王朝利用儒學中“崇本抑末”的觀點,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堵塞了中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道路;把知識分子的精力吸引到讀儒家經典,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近代保守勢力利用孔子“明華夷之辯”的思想處理中學與西學之爭,堅持閉關鎖國,使中國人失去了趕上西方的重要機會。

有人說儒家思想像糧店,不能批,否則我們就沒有飯吃。為什麼不能?中華民族的心絃難道如此脆弱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積極因素塑造了中華民族某些優良傳統和品質,陶冶了一帶又一帶中華兒女,這些都是正確的。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帶著情緒化色彩來看待這一問題。過去的歷史,留給中國人的決不僅僅是那些厚厚的史書,可怕的是留在中國社會中的不良習氣,留在中國人心中的毒瘤思想。過去塑造了我們,我們有續寫著未來。以前,我們對待什麼事都是浮於表面,所以“前車翻了千千萬,後車來了也亦然”。一位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說過:“現代化的關鍵在於思維模式的轉換。”歷史已經跨入二十一世紀,我們是不是本著對歷史,對民族負責的態度,讓人民去真正的認識儒家思想呢?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