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道觀大全之昆嵛山

國學經典 閱讀(1.82W)

道教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歷史悠久的教會,它是我國本土教會,對我國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影響。道教認為居住在三十六洞天或者七十二福地有利於修道成仙,所以很多道士都是在山尖上修行,後來就有了道教名山這個說法。大家是不是對這些山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道觀大全吧。


簡介
  昆嵛山,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橫亙煙臺、威海兩地。主峰泰礴頂,海拔922。8米,為半島東部最高峰。方圓百里,巍峨聳立,萬仞鑽天,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佈文物古蹟。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裡稱昆嵛山為「海上諸山之祖」。

道觀大全之昆嵛山

昆嵛山為煙臺境內最高山,歷來有「仙山之祖」美譽,相傳仙女麻姑在此修行,道成飛昇。這裡還是全真教的發祥地,王重陽與其弟子北七真在此創教佈道。山中煙霧繚繞,霞光映照,另有洞天,九龍池九瀑飛掛,九泉相連,泰礴頂系昆嵛山主峰、膠東極巔,登頂觀,一覽眾山小,蒼海眼底收,不是泰山,勝似泰山。

道教名山
  昆嵛山系是聞名全國的一座道教名山。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齊乘》雲:昆嵛山“秀拔為群山之冠”。金朝散大夫國稱也稱它為“異秀峭拔,為東方之冠”,並說神話裡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就是由昆嵛山山脈延伸出來的。是全真教的發祥地。據《寧海州志》記載:自隋唐以來,昆嵛山便寺觀林立,洞庵毗連,香火繚繞,朝暮不斷。神話裡的麻姑大仙在此得道。金大定七年(1167)全真鼻祖王重陽從陝西咸陽到昆嵛山,聚徒(丘處機等北七真人)講道於煙霞洞中,創立了全真教。

文化名山
  昆嵛山系是齊魯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山。傳說早在戰國後期,秦始皇曾先後三次東巡昆嵛山區,尋長生不老藥;西漢武帝步其後塵,入昆嵛山腹地,覓不老之術。古往今來,昆嵛山吸引了無以數計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和僧家道眾,他們或吟詩作賦,或銘碑刻石,或鑿洞建庵,從而為昆嵛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使之成為一座天然的文化寶庫。既有漢代“永康”石刻,又有金元帝王敕封的“聖旨碑”、“懿旨碑”等銘記,還有銅碑、丘處機手書石刻等。

仙女傳說
  相傳東漢時,有個姓麻的官吏,夜裡做了個夢,自己從江水中垂釣上來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早上醒來,妻子生下一女嬰,貌美不凡,聽力過人,三天後便可咿咿呀呀說話,一個多月後便能跟父母學讀詩文,到了七八歲的時候,一把米從她手裡拋撒到地上,便成了無數色彩絢麗的寶珠。後來,帝王派她父親監工修築城牆,役工頭用皮鞭迫使役工們每天從日出幹到日落,又從日落幹到雞鳴方可休息。連幹幾天,役工們個個疲憊不堪,叫苦不迭。心善的麻姑於心不忍,為了讓役工早點休息,她在天黑時便仿效公雞叫,引起四鄰的公雞一齊啼叫。可是,此事很快被發現,其父盛怒之下,把她關進了牢獄。父母多次勸她認錯,許之予榮華富貴,可她卻始終不為之心動。後來,她將米粒化作寶珠,撒在地上引得貪婪的獄官追撿,趁機逃獄。其父率兵隨後追趕,追至深谷邊,麻姑 走投無路,剛想投谷而去,王母娘娘巧過此處,於祥雲中拔下玉簪扔下谷去,化作一道玉橋,麻姑得救。過了深谷後,麻姑又在王母娘娘的指點下,乘清風白雲走了九天九夜,來到海上一座仙山。這裡雲繚霧繞,松青柏翠;坡上桃林,果大味美;谷底泉水,穿過堅石巨巖,潺潺聲似簫音笙韻。於是麻姑在此仙山淨土處潛心修行,並精心培育仙果,採集靈芝釀造美酒。數年後,麻姑修仙成功,選擇農曆三月三,帶著釀好的美酒和採摘的仙桃,升空去拜見王母娘娘,答謝救生點化之恩。至今,昆嵛山中麻姑住過的洞、用過的"器具"依然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