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池州儺戲

國學資訊 閱讀(2.25W)

池州儺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被成為戲曲活化石。池州儺戲吸收了儒、釋、道、巫的宗教精髓還有地方民俗等內容,是漢族民族藝術的精華,對漢族研究有著一定作用。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池州儺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被譽為戲曲活化石。以其古樸淳厚的魅力打動人心。池州儺面具吸收和融匯了儒、釋、道、巫的宗教意識和民俗、雕、繪畫等內容,是漢族民間藝術的精華,也是研究古代漢族文化、地域風情、民俗工藝的文物。

中國戲曲大全之池州儺戲

藝術特色
  池州儺戲,被譽為“戲曲活化石”,池州儺,屬《論語》中所載“鄉人儺”。它起於明代、盛於清朝,主要流佈在九華山麓方圓百里的貴池、青陽、石臺等地,尤其集中於貴池區梅街、棠溪、墩上等山鄉的姚、劉、章、唐、姜、杜、汪等數十個大姓家族,當地素有“無儺不成村”之說。

據池州市文化館館長李大成介紹,池州儺是一種在“社”(祭祀圈或祠堂、或堂屋、或社壇、或社樹下)的範圍內活動、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祭祖和驅邪納福為目的、以戴木製彩繪面具為表演特徵的古老藝術形式。它既無職業班社也無專職藝人,傳承僅靠“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襲,宗族師承,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至十五進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儀、儺舞和儺戲。儺舞是正戲演出前後的舞蹈,一般情節簡單,寓意較深,內容多是驅災逐疫、祈求豐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語,舞時大多用鑼鼓伴奏,配合身段,節奏明快,動作性強,粗獷有力,有一種東方古典雕塑藝術的自然美,其經典之作《舞回回》堪稱唐代樂舞《醉胡騰》的翻版;儺戲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傳統劇目有《劉文龍》、《孟姜女》、《章文選》等。池州儺戲無絲絃樂器,只用鑼鼓伴奏,人聲幫腔,唱腔分為高腔和儺腔兩大類。

已故的中國儺戲研究會副會長王兆乾先生稱池州儺為“古文化的層疊積澱”。從現存的池州儺可以看到,它既有著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內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響;在藝術方面,古代文化的層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現,如漢代的紱舞、矰舞,唐代的胡騰舞、西涼伎等;在戲劇方面,也可看出變文、詞話、傀儡、村俚歌謠及至宋雜劇、南戲對其影響。因此,學界普遍認為,它是中國在演出形式、劇目、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儲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戲曲之一,堪稱“戲曲活化石”,對於研究古代文化藝術、宗教演變、宗族結構、民風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區政治、經濟均有極大的史料價值。

傳承意義
  池州儺積澱了從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的文化資訊和藝術特徵,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為學術界提供了極高的歷史學、宗教學、人文學、戲曲學、美術學、民俗學、考古學等研究價值。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文物資料相當缺乏,特別是歷史久遠的史料少,難以佐證人類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動。而沿襲經年、保持不變的池州儺,卻真實客觀地再現了人們從驅邪逐疫、敬神祭向請神尊祖、消災納福和娛神娛人方面轉變的歷程,留下了珍貴史料。如儺舞《舞傘》,系古代春祈秋報的舞蹈,其雛形是在社壇前手執黍鑲而舞,先秦稱紱舞、漢代稱靈星舞、隋代稱拂舞、宋代稱竹竿拂子、當代稱傘舞。一把傘舞了幾千年,留下了秦漢明月、唐宋風雲和明清雨露。儺舞《舞錢傘》,傘為天的表象,象徵陽,錢乃地之表象,象徵陰,錢傘之舞象徵天地二神在社壇社樹下陰陽相交、化生萬物。儺舞打《打赤鳥》為楚文化遺存,是楚人祝國祈年之舞。諺雲:“赤鳥蔽日,殃在荊楚。”楚昭王向周太史請教辦法,不得;、後楚人以桃弓棘矢射赤鳥,以祝國。《史記》的記載無從考證,而池州儺舞卻流傳至今儺舞《舞回回》更是十分珍貴,西域大漠的舞姿卻在皖南山區的儺舞中完整再現,是西方文化與中原文化、吳楚文化融匯的鐵證。據考證,這種舞蹈在晉代即傳人中國,稱老胡文康,唐代稱醉胡騰。被認為早已失傳,可在池州太和章村的儺舞中依舊儲存。我帶隊到香港、東南亞演出時,外國專家學者觀後都感到十分驚訝。池州儺戲傳統劇目《劉文龍》,寫漢朝劉文龍與妻蕭氏悲歡離合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宋代已流行,原名《劉文龍菱花鏡》,曾收在明代《永樂大典》中,可惜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失落了,但卻非常幸運地儲存在池州儺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