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梨園戲

國學資訊 閱讀(3W)

梨園戲是福建地區的一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最初起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和浙江的南戲合稱為閩浙之音,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精髓,曾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古南戲活化石很感興趣?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梨園戲吧。


簡介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漢族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中國戲曲大全之梨園戲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係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指令碼,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歷史沿革
  梨園戲,流行於閩南方言區的泉州、漳州及臺灣省,遠至粵東潮、汕地區,並傳入東南亞許多華僑旅居國。

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戲曲劇種。孕育於福建省泉州,流行於晉江、龍溪地區及廈門、臺灣省閩南方言區域。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動。梨園戲歷史比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園戲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係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指令碼,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藝術特點
  規制
  梨園戲儲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作、唱腔和演出規制。它分小梨園(兒童演員的班社)和大梨園(過去成年演員的班社)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每個流派各有號稱"十八棚頭"的保留劇目,儲存了《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等25種南戲劇目。"棚"是梨園戲傳統的演出場地,演出前需要舉行"獻棚"儀式,供奉戲祖師田都元帥,之後才開始扮角、跳加官。整個梨園戲的音樂唱腔屬於南曲系統,伴奏以簫弦為主,一字多腔,語言用泉州方言。曲牌體式有:套曲、集曲、過曲、慢、引、近、小令和唐宋大麴的袞等。梨園戲的曲牌來源於唐宋大麴和法曲、民間音樂、弋陽腔、青陽腔、崑腔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的古曲,如〔摩訶兜勒〕、〔太子游四門〕、〔霓裳羽衣曲〕等。它的三個流派各有其專用的曲牌和獨特的風格,同時,還專曲專劇,每個劇目都有一些專用曲調,其它劇目不能再用。在唱唸方面,要求"明句讀",講究"喜怒衰樂,吞吐浮沉"。各派的唱腔風格也各有特點,上路老戲比較古樸勁健,下南老戲比較明快粗獷,小梨園則比較委婉纖細,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曲牌形式
  梨園戲由於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漢族民間音樂,形成了獨特的梨園戲南曲唱腔,曲牌聯套,一齣戲中,既可以用一種宮調中的曲牌連綴,也可以用不同宮調中的曲牌組套。每個傳統劇目都有一套專用曲牌,曲牌形式有集曲、慢、引、小令等。梨園戲還使用犯調集曲,有二犯、三犯、四犯、九聯串、巫山十二峰、十八學士、十三腔等,如《昭君出塞》中的[山險峻],又叫[十三腔],有四個管門、十三個曲牌聯成。

舊制
  梨園戲的樂律和樂器方面還沿用唐代舊制,伴奏樂器有琵琶、洞簫、二絃、三絃、嗩吶等;打擊樂器以鼓、小鑼、拍板為主。與其它劇種的鑼鼓經不同,鼓用音色渾厚的"南鼓",伴奏時將左腳壓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移動,配合鼓槌打出輕重不同的鼓點,用這種"壓腳鼓"的特殊技法制造氣氛,烘托情緒。

音韻
  梨園戲在音韻上保留了許多古語言。方言土腔一律以泉州音為準,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與地方色彩,在有的劇目中還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在"上路"戲的劇目《朱買臣》中,儲存了很多樸素生動的科諢和古代泉州的漢族民風民俗。小梨園的劇目文詞優美。顯然是經過了文人的加工。情節的處理也有獨到之處。梨園戲的表演整體上比較優雅和細膩,中規中矩,頗有法度。

表演
  梨園戲的表演優雅細膩,有一套極其獨特、嚴謹的基本程式,稱為"十八步科母",對錶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規定,如"舉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臍,拱手到下頦"等,大、小梨園的表演只有粗獷與細膩之差異。除十八科母外,各行當都各有自己特殊的科步身段,如官生與末行的"十八羅漢科",淨與官生的"馬鞭科",老生的須功,生、旦的扇法及眼法,也各有成套的程式。其中,遺存了一些傀儡動作,載歌載舞,古樸、幽雅、細膩,別具風格。

梨園戲還根據人物和戲劇情節的需要,創造了"十八雨傘科"。如《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單人傘舞,表現人物頂風冒雨艱難地行進。其中有表現遇雨的張傘,怕水泥濘的躡足撐傘,逆風斜風的頂傘,狂風四起的旋傘,暴風起伏的升降傘、飄傘、放傘等表演動作,組成了一套傘舞表演。

因為所有傳統戲目都是文戲,沒有武打場面。所以如有戰鬥或動武情節,都用臺詞交代,作暗場處理(個別武打場面也獨具一格),必須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

化裝
  化裝比較簡明,旦角抹胭脂、水粉,小旦有時在額中寫一個"小"字,大旦寫"大"字,或者點一個紅點,老旦系黑頭巾,丑角只塗白粉,女丑角的化裝比較誇張,整個臉塗白粉,兩頰搽大紅胭脂,假髻上還插樹枝,花臉基本只有黑白兩色,線條少,簡單明快,有些角色如天官、魁星等必須戴面具。服裝簡樸,旦角除外,一般穿衫和裙,沒有水袖。小旦穿襯褲加圍巾。其他生、外、老旦、淨、醜的水袖都非常短,所以沒有水袖表演。演出排場比較簡單,戲臺稱為"棚",臺下幫腔叫"棚下唱",對臺戲叫"對棚",在閩南,除少數大寺廟有固定戲棚外,一般都是臨時搭棚,道具也只有一條條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