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民俗>風土人情>

三伏灸艾灸哪些部位 三伏灸適合哪些部位?

風土人情 閱讀(1.58W)

三伏灸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種養生方法,在三伏天進行艾灸,能夠幫助冬病夏治的效果,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那麼三伏灸的時候,比較適合艾灸哪些部位,適合如何艾灸呢,這些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三伏灸艾灸哪些部位 三伏灸適合哪些部位?

1、病初灸區域性,病久重整體
  於病患的初期,“邪正相爭”的矛盾一般尚以區域性為主,此時僅施灸患處,區域性穴位,往往可頓挫病勢,是個簡易、快捷的灸法。但對於慢性病不能單純地這樣治。因為此時病久傳化,上下痞澀,陰陽失和,往往病情已不限於一經一髒一腑,因此灸治慢性病,必須重視整體配穴,以期灸通臟腑、經絡,灸通上下,調平陰陽,從而達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2、灸貴於早,貴於恆
  灸貴於早。一般是就急性病症而言。而慢性病症的灸治又應持之以恆。一些陳年痼疾,在灸治數月以後方見效果的情況是有的,因此醫患雙方均要長期用灸的思想準備,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當灸治若干時日,病情明顯好轉後便以為問題不大了,遂止灸,這常常導致病狀復燃。故馬少群先生每每叮囑慢性病患者,想要除病根,少則兩三個月,半年,甚至要更長的時間地灸下去才行。症狀已消失,還不能以為是病已根治,須以穴位觸診再做驗證。病治好了,如果身體仍顯虛弱,也應繼續用灸,培養元氣。總之,施灸不單是為了解除症狀,而更要以除病,健身為最終目的,故須持之以恆。

3、灸貴通腑氣
  各種慢性病,故病久臟腑傳化,一般均會導致腑氣的呆滯,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氣,這樣可以使腸胃的吸收,排洩功能趨於正常,則機體氣血生化有源,體內淤滯及病理產物易於化解、排出,各種病症均能隨之而好轉,故中脘,足三裡等為治療各種慢性病的必用灸穴。

各種慢性病,故病久臟腑傳化,一般均會導致腑氣的呆滯,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氣

4、灸貴引導,先後有序
  慢性病日久,常常導致病體上盛下虛,上熱下寒,而“盛”及“熱”又最為患者所苦,針對這種情況應先重灸病體中下部穴位。等中下部灸通,則“上盛”“上熱”之邪自可下行走洩,病情也就隨之鬆動,這就是灸法的引導功能的功用。當中下部灸通之後,再酌情增加上部穴的灸量,則上下皆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灸法先後有序。內熱盛,臟腑積滯重的病例灸法類似,此等宜先灸四肢穴,等四肢經穴灸通,再增加軀幹部灸穴,如此灸治會較為順利。

5、久病羸弱者,以“小火”為先
  遇病久而羸弱,進食少,體熱(喜涼惡熱、者,馬少群先生一般囑其先以下五日穴灸治:一日中脘,足三裡;二日環跳,陽陵泉;三日風市,申脈;四日肩髃,曲池;五日風池,絕骨。五日後在按其病在何臟腑,酌選穴灸治。

小結:艾灸是通過不同的穴位,來進行不同的養生方法。如果是想要在三伏天的時候進行艾灸,可以根據自己身體部位,自己身體的狀況來進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