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起名>起名大全>

滇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起名大全 閱讀(1.87W)

初次見面的人是一個跟自己有著相同姓氏的人時會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尤其是稀少的姓氏。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就是姓氏所給予的同宗同源的感覺。那麼,百家姓中滇姓你是否聽說過呢?滇姓有什麼樣的歷史淵源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滇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西南夷族,出自古代雲南東部古滇族,屬於以氏族稱謂為氏。

滇族,亦稱顛族,氏族名稱,屬於古西南夷的一支。戰國至秦、漢時期分佈在益州西洱海,即今雲南省著名的滇池附近,自稱為西靡莫族,中心聚集地在益州顛縣,即今昆明市晉寧縣一帶,漢王朝稱其為“滇族”。

在史籍《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在戰國末期至漢武帝時期,雲南滇池附近有地方政權“名滇國,為滇族。”

楚威王執政時期(公元前339~前329年),曾派遣大將軍莊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屬楚,後因滇池無法再與楚國聯絡,這位莊將軍只得率其眾“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到漢武帝執政時期的西漢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在外漂泊了十三年的張騫回到長安,向漢武帝彙報了西域的情報,促使武帝大破匈奴。同時張騫還彙報說,在漢帝國西南可能有一條途經身毒(今印度北、盂加拉一帶)的祕道通往大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這一訊息引起了漢武帝高度重視,於是派出四路人馬前往探索,卻被藏在深山峻嶺中的當地部族阻擋。其中一路幸運地來到了如世外桃源般的滇池。滇王嘗羌熱情款待了遠方來客,並留他們一住就是十來年。其間幫助他們西行,卻為昆明人所阻,終未能完成身毒道的探險。使者回到長安覆命時,向武帝盛讚滇的富饒廣大,並進言“滇王親善,可招來長安,令其歸附。”

為尋找到由西南達身毒國的對外通道,遣使臣至滇,受到滇王嘗羌的友好相待。數年後的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以兵臨滇”,滇王“舉國降,請置吏入朝”。大漢王朝就在滇王之地置益帥州郡,漢武帝封滇王國國王為“滇王,復長其民”,並賜“滇王之印”,益帥州郡後簡稱益州郡。

“滇王之印”以純金鑄成,金印重九十克,印面邊長兩釐米四見方,通高兩釐米;蛇紐,蛇首昂起,蛇身盤血,背有鱗紋。漢武帝賜滇王之
印後,開始對雲南地區實行羈縻統治。

在古滇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氏族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滇氏,成為今雲南苗族、傣族滇氏的先民。

第二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秦、漢時期古滇陽,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滇陽,秦、漢時期的古縣名,屬汝南郡。在史籍《前漢·地理志》中稱作真陽。在《續漢書》中又稱作湞陽。即今河南省駐馬店市的正陽縣。

古滇陽曆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因有滇湖而稱為滇,後滇湖乾涸,改稱慎。

傳說,顓頊帝有個孫女名女修,女修因食玄鳥蛋而懷孕,併產下一子名大業,大業之子名伯益,因伯益全力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嬴姓,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後來夏禹要讓位給他,他不受,避居到箕山之北(今河南登封)。

嬴伯益下傳幾十代,後裔子孫在淮河流域形成了徐、黃、江等部族,早在商王朝時期便多已成為侯國。

到西周初期,嬴伯益有裔孫名嬴元仲,周武王封嬴元仲至滇陽地區,建稱江國,子爵位,其疆域南濱淮水,北接蔡國,東與息國毗連,西鄰道國,面積相當於今正陽縣南半部地區,約有八百多平方公里。

江國在建國初期,曾一度非常繁榮,她緊附西周王朝,因此國力強盛,政局穩定,人民漁、獵、耕、織,安居樂業。到了東周式微以後,各大諸侯國崛起,戰事頻仍,江國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擾,到春秋時期介於楚、宋、齊大國勢力之間,江國便成為了一個非常弱小的諸侯國,只得依附大國,受其控制和操縱,再也未能強盛起來。

在春秋中期,江國採取或聯姻、或會盟的方式,先依附於楚國,後又隨從齊、宋兩國伐楚國。楚國惱恨江國搖擺不定,到了周襄王二十九年(楚穆王三年,公元前623年),楚穆王熊商臣一怒之下滅掉了江國,滇陽地區歸屬為楚國。從西漢王朝開始,滇陽正式設縣,距今已經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兩漢時期,有居滇陽之民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滇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滇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傣族,出自唐朝時期南詔政權中鄧賧詔末代詔主滇之託,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滇氏傣族,出自西南夷分支尋溥衍族鄧賧詔,是在唐朝時期雲南滇池地區的南詔政權被大理政權滅亡後出現的,在原南詔政權的各級高層官員中未見有記載,但一直保留在當代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的傣族中。

鄧賧詔,是南詔政權的一個組成部分,鄧是大的意思,賧是平川、平壩的意思,鄧賧詔就是大平壩(川)地方的王。後來才幹脆漢稱其作鄧川王。歷史上,在南詔政權中的七詔中,稱作鄧賧詔。其他六詔為:蒙舍詔、浪穹詔、施浪詔、蒙嶲詔、越賧詔、臘羅詔。是南詔政權七各重要的行政轄區,詔就是專指各大轄區的首領。

以滇為姓氏,在傣語中一直未有合理的解釋,有傣族人自稱滇是圍菜園的土埂之意,但似不大有此可能。經學者孫家林考察發現,其姓氏源出鄧賧詔的末代詔主滇之託的後裔子孫,在其族遷徙到古哀牢國的永昌地區(今雲南保山)後,始有滇氏,應為紀念先祖滇之託而取姓氏為滇氏、顛氏。該支滇氏今只在梁河縣的勐養鎮分佈,但已融合於傣族中。

第四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元末明初賽典赤·贍思丁裔孫,屬於以先祖官爵稱號為氏。

在中國伊斯蘭教史研究的兩大重要史料之一《賽典赤家譜》中有這樣的記載:十五世所非爾普花力國王。公以宋熙寧三年率弟艾爾沙入貢京師,神宗大悅,封寧彝侯,升慶國公,贈朝奉王,遂家咸陽……十六世賽嚴,十七世蘇祖沙,十八世麻哈木,二十世賽典赤之平章政事,封太師,咸陽王。諡忠惠。公諱贍思丁……元帝命駐咸陽,為都招計大元帥……授上柱國,左丞相,仍管平章事……三命安撫滇南……為雲南名宦第一,此入滇之始祖也。

元朝時期從西域來中原的穆斯林後裔中,有一個賽典赤家族,其實該族人名字前面的賽典赤並非是名字,而是一種穆斯林尊稱,在伊斯蘭教詞彙中是聖裔的意思,即說他們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裔。

元朝時期上柱國、左丞相、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的第五子馬速忽,後多冠以漢姓馬氏,為回族馬氏中堅

馬速忽後裔傳至第三世孫伯顏,有長子察爾·米的納,在元朝末期被封為滇陽侯,察爾·米的納之子米里金世襲其爵位。

米里金出生於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漢稱馬哈只,官授雲南行省參知政事,襲封滇陽侯。其妻溫氏共育有兩子四女,長子馬文銘,次子馬和,就是後來七下西洋的著名三寶太監鄭和。

由於察爾·米的納和兒子米里金(馬哈只)都去過穆斯林聖地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賽拉特山麥加谷)朝覲,所以米里金有哈只之稱,時人不識此乃伊斯蘭教中對朝覲過聖地之人的尊稱,故誤以為哈只為其漢名。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徵南將軍傅友德偕悍將沐英、藍玉等人率軍攻入雲南,滇陽侯米里金(馬哈只)戰敗被殺。馬哈只死後,由長子馬文銘奉樞安葬在昆陽州寶山鄉和代村(今鄭和公園)。當時年僅十歲出頭的馬和被俘獲,沒入宮中為奴成了一名宦官,最後被髮配到北京的燕王朱棣府中,開始了他的宦途。

馬和小名為三寶,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逐漸取得了燕王朱棣的信任,被燕王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馬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為宦官的馬和。後朱棣賜鄭姓予馬和,又將其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總管,從此稱作鄭和。

在滇陽侯米里金(馬哈只)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滇陽氏。明太祖曾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農曆2月就詔令嚴禁胡姓,命天下複姓一律改漢姓,滇陽氏族人大觸官禁,遂又改為單姓滇氏、馬氏、陽氏、益氏等。

二、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益州郡:亦稱建寧郡、五尺道、味縣、寧州、即曲靖市。曲靖在歷史上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秦、漢時期的五尺道是最早開闢出的雲南內引外聯之通道,秦朝時期設益州郡。西漢五朝時期己在曲靖設定味縣。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於洱河口。張騫表奏漢武帝,以甸為滇,稱西洱河為滇池,始於此。時莊有後人張仁果,為人忠厚,性慈,知其賢,立仁果為白王,以白崖(今彌渡紅巖)為都。後傳六王,改國號為建寧,遷都澄江(今祥雲、賓川二縣境)。至漢朝,位為大鬼主雍奪。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殺雍,封龍佑那為建寧王,賜姓張,立鐵柱於建寧城,並立碑標記,並在蜀漢建興三年秋改改益州郡為建寧郡,移治至味縣(今雲南曲靖)。西晉王朝時期設為寧州,曲靖成為全國十九個州之一,其時轄地在今祥雲、賓川縣境內。之後的五百年內,曲靖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曲靖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