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分析道家思想對佛教的影響

國學經典 閱讀(2.84W)

我們都很清楚道家思想是由我國古代老子創立的思想,而佛教這是從印度傳來,我們很難想象他們倆之間有什麼聯絡。有學者提出,佛教思想在我們中國傳播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那麼究竟受到了什麼影響呢?我們來看看下文如何分析的。

分析道家思想對佛教的影響

  大家知道,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而佛教則是由印度傳來的異國之教,它為了能在中國站穩腳跟,就不能不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使之中國化,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人也會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外來的佛教。這樣,佛教傳入中國伊始,就與當時流行的神仙方術思想結合起來了。《後漢書·襄楷傳》載:“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慾去奢。”袁巨集《後漢紀》說:“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國有佛道焉。佛者,漢言覺也,將以覺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專務清靜。其精者為沙門。沙門者,漢言息也。蓋息意去欲,而歸於無為。……佛長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方,無所不入,而大濟群生。”可見,當時的人們是把佛教和黃老道等量齊觀的,主張的都是“清虛”、“無為”,而佛與神仙亦別無二致。《理惑論》說:“佛者,諡號也,猶名三*神,五帝聖。……佛之言覺也,恍惚變化,分身散體,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圓能方,能老能少,能隱能彰,蹈火不燒,履刃不傷,在汙不染,在禍無殃,欲行而飛,坐則揚光,故號為佛也。”甚至還有把佛教看作是老子所創的說法,“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

  初期佛教譯經,也深受道教的影響,如《四十二章經》就“與《太易》、《老》、《莊》相表裡”。安世高譯《安般守意經》,釋“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名為,是清靜無為也。”還將小乘禪法看作是道術“守一”法,聲稱*煉此法,可以獲“制天地”、“能飛行”的*通,達到“斷生死”、“住壽命”的境界。開創佛教本無宗的東晉僧人道安,以《老子》語解《般若經》:“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若宅心本無,則異想便息……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不難看出,這是源於老子“無名天地之始”,“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思想。

  至南北朝,佛教已逐漸在中國立住了腳,並開始有了發展,與道教的矛盾也日漸尖銳起來,但道教仍然對佛教發生影響。相傳是佛教天台宗三祖的慧思,就大量吸取神仙方術思想。在其所著《誓願文》中說:“今故人入山,懺悔修禪,學五通仙,求無上道,願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後乃學第六*通,受持釋迦十二部經及十方佛。”“我今入山修習苦行,……為護法故,求長壽命,……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飢渴……籍外丹力,修內丹。”從這段文字中可見,神仙道教的煉丹長生思想對佛教的影響。

  至隋唐,形成了儒、釋、道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一方面展開激烈鬥爭,另一方面又相互影響、融合。這個時期,道教對佛教的影響以天台宗、密宗最為突出。天台宗的湛然在所著的《止觀輔行傳弘訣》中,便引入道教的服丹成仙思想,說:“太陽之草名曰黃精,食可長生;太陽之精名曰鉤吻,入口則死。”“金丹者,園法也,初發心時成佛大仙,準龍樹法飛金為丹,故曰金丹。”唐玄宗時傳入我國的佛教密宗,有不少理論和*煉方術亦與道教非常相似。道教主張“即身成佛”,密宗主張“即身成佛”;道教有“**術”,密宗有“歡喜佛”。密宗經典中所涉及的司命、司祿、泰山府君諸神,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六甲禁緯、十二(生肖)等都是來自道教。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先生說:“乍視之下,密宗似乎是從印度輸入中國的,但仔細探究其(形成)時間,倒使我們認為,至少可能是全部東西都是道教的。”

  宋元時期,佛教主要是融合儒學,但道教對其仍有影響。如南宋僧克勤以道詮釋佛理,說:“道本無言”,“大象無形至虛包萬有”,“啟無為之化,行不言之教”,“融通萬有混成”。元代僧人行秀亦引《道德經》解佛理,說:“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又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衲僧為言,綿綿若存,不可一向斷絕去也。象帝之先者,空劫以前,佛未出世時也。”

  明清時期,道教仍對佛教有著影響。此時儒、釋、道三家都高唱“三教一家”、“三教同源”、“三教同歸一理”的三教融合論,不僅以儒釋佛,而且亦以道釋佛,還以佛釋儒、釋道。明代四大高僧祩巨集、真可、德清、智旭就是如此。真可說:“夫《心經》一書,乃世出世間聖賢豪傑之神術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故曰以智治國國之賊,有我治人物之敵。……夫物我既忘,則本心自露,故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也。若夫將此光照出世,則覺路可登;照世間,則古道可復。餘故曰:《心經》一書,世出世間之神術也。”可見,他這個“神術”,就含有“絕聖棄智”、“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在內。德清則說:“老氏所宗虛無大道,即《楞嚴》所謂晦昧為空,八識精明之體也。”“老氏所宗,以虛無自然為妙道,此即《楞嚴》所謂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者是也。”德清還著有《觀老莊影響論》、《道德經解發題》等。

  總之,佛教在中國自始至終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響,這也是它能夠在中國存在並斷髮展,與儒、道構成三足鼎立之勢的原因之一。

  小結:通過上文我們也能清楚的知道,佛教之所以能在我國盛行,究其原因是受到了道家的影響,從佛教的一些經書上就能體現出來,沒有道家思想的引導,可能佛教在我國會出現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