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臨縣道情戲

國學資訊 閱讀(8.58K)

臨縣道情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種古來的漢族戲曲劇種,在我國曆史上,道情的藝術的歷史悠久,最初屬於道教聲腔藝術。主要流行在晉西北的臨縣以及呂梁山沿黃河一帶,主要是民間說唱演變成為戲曲劇種,其價值重大。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簡介
  臨縣道情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道情藝術的歷史比較悠久,原屬道教聲腔藝術。中國的道情有兩大類,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臨縣道情屬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於唐代道士所唱的經韻或俗講,是道家用以傳教佈道的一種曲藝說唱形式,有“道家傳道之情”之說。宋代發展成為唱白相間的曲藝形式道情鼓子詞。清代乾隆年間,在融合各地漢族民間藝術的基礎上,俗曲道情逐漸演變成為地方戲曲,並被搬上戲曲舞臺。

中國戲曲大全之臨縣道情戲

藝術特色
  臨縣道情屬於道情繫統中的北路系統,地方色彩濃郁,紅、黑、生、旦、醜行當齊全,以“二小”或“三小”為主構成角色體制,角色很少化妝,服裝以單色為主,很少雜色,沒有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為主,兼有站唱、背唱、邊唱邊舞以及幫腔等多種形式。該劇種表演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與輕快的道情音樂節奏相協調。鬚生的表演則以穩健的坐唱為主,保留了道情說唱時期的痕跡。音樂婉轉纏綿,曲調開朗而流暢,節奏明快而活潑,藝術風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濃郁的鄉野生活氣息,為當地及呂梁地區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臨縣道情語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語。其唱詞和說白均由民間藝人自創而成,口語化極濃。同時襯字虛腔利用得當,避免了襯字虛腔淹沒唱詞的缺陷,唱來明快熱烈,巧奪天工。由臨縣道情“七字調”、“十字調”創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牞便是巧妙應用襯字虛腔的典型範例。它的特點是突出唱詞,將襯字集中用在了填補虛腔,例如它的第一句唱詞“太陽出來滿山紅”,演唱時處理為“太陽一出來咳呦號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滿山紅哎哎咳哎咳依呀”,雖然襯字不少,但由於集中用於填補虛腔,既不影響唱詞,又以明快熱烈的襯字抒發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極好的演唱效果。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藝術創作趨向,使臨縣道情充滿生活情趣,深為觀眾喜愛。1949年歌唱家李波同志唱著《翻身道情》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獲三等獎,從而使臨縣道情傳到了世界各地,並連唱了幾十年,經久不衰。

現如今,處於市場經濟中的臨縣道情發展前景不佳。臨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受經濟發展的制約,以臨縣為主要演出市場的道情劇團收入極低,資金短缺,劇團難以自養,演員流失嚴重。隨著老藝人逐漸遠離舞臺或離開人世,道情劇團出現了人才斷層,面臨傳承斷絕、後繼無人的狀況。經典劇目無法演出,道情戲整體演出水準下降,造成市場進一步萎縮,併產生惡性迴圈。

歷史起源
  臨縣道情戲起源於道教文化。臨縣往西跨黃河靠的是道教發源地陝西終南山,往東隔山三、四十里地緊挨的方山北武當山道教發祥地。因此,臨縣在歷史上道教盛行,至今儲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臨縣道情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藍關腔”(也叫“終南調”或“耍孩兒”)、“皁羅袍”等吸收臨縣地域的民歌及周邊地區其它劇種的優秀成份發展而來。它經過了中唐時期的“俗講”,會昌元年(841年)之後的“新經韻”(道歌),宋代“道情鼓子詞”(說唱道情),元代“道情戲”。至近在元末雛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規模,清中已極為興盛。

臨縣道情傳統劇目有以反映道家內容為主的“韓門道情”戲和明清時廣泛流行的“民間小戲”。成立專業劇團後,創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現代戲。

傳統唱腔
  臨縣道情傳統唱腔為曲牌體,分為平調(由道歌演變成型的唱腔)和小調(當地民歌同道歌結合形成的唱腔)兩大類。

曲牌
  平調唱腔是早期說唱道情時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兒】(稱【終南調】)、【浪淘沙】等;小調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調】、【五更調】、【小放牛】等。近現代以來借鑑了板腔體唱腔的結構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發展。

樂器
  臨縣道情伴奏樂器在說唱道情階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場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板、小釵、木魚)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