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莆仙戲

國學資訊 閱讀(1.54W)

莆仙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省地區的一個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福建省各個地區。莆仙戲歷史悠久,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古代“百戲”的基礎而發展形成的。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莆仙戲是福建地區的古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中國戲曲大全之莆仙戲

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1952年經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戲。它流行於莆田、仙遊兩縣、惠安縣北部及福建南部興化話流行的地區。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莆仙戲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它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麴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

藝術特點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

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淨)、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影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麴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見宋林光朝《艾軒集,閏月登越王臺次韻經略敷文所寄詩》)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戲。宋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傀儡戲(提線木偶)、歌舞和雜技等。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劇種形成於宋末元初。早期的“興化七子班”有7個角色行當,即生、旦、靚妝(仍保留宋代雜劇的稱謂)、末、外、貼、醜。從清初開始出現“八仙子弟”的體制。因演正戲之前,常加“弄八仙”,因“七子”不足“八仙”之額,故加老旦湊成“八仙子弟”,即生、旦、淨、末、外、老、貼、醜,俗稱“八陽”或“八豔”;淨角俗稱“靚妝”。清末,戲班迅速發展,角色又有增加,通常為9至10個。即“八仙”外加“副生”、“四旦”(即花旦)。

20世紀30年代,京劇、閩劇藝人漸次來莆田、仙遊,受聘於戲班,出現京劇、閩劇、莆仙戲藝人同臺混演的現象。有的班增加為四旦、五旦(即正旦、貼旦、老旦、花旦、醋婆旦),通常有十幾個行當、二十多個演員。莆仙戲角色行當雖有分工,但都能兼扮其他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角色行當更為細緻,但仍保持原有的基礎。

身段科介
  表演基本科介集中在步、手、肩3個部分,分工細膩。“步法”分有正生“三步行”、“抬步”、“搖步”、“拖步”等,正旦有“蹀步”、“雲步”、“鶴步”,淨角有“挑步”、“摸田螺”等,末角有“老人步”、“三腳杖”、“院子步”等,丑角有“七步溜”、“躡步”、“躚步”等。其中旦角的“蹀步”最有特色,分有“細蹀”、“中蹀”、“粗蹀”3種,表演時兩腳併攏,足尖一翹一落,膝蓋緊夾,足尖著力,搓挪行進,均表現古代女子婀娜行姿。生角舉步時足尖稍抬起,踏地時膝蓋稍曲即又伸直,表現儒雅、穩重的風度。靚妝、末角舉步時足尖斜向上翹起,彎膝、跨大步,謂之“挑步”,表現老成、莊重之態。“手法”則要求手隨眼轉。指法有“姜芽手”,以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無名指與小指彎曲成半圓形,兩手扣在胸前,走步時一上一下地扭動。生、旦常用此手勢表示文雅、溫柔。生、旦角也用“香櫞手”,食指稍為突出,與大拇指緊靠一起,為莆仙戲特有的一種指法。小生、貼旦也用“蘭花手”,五指稍伸,像蘭花葉。還有扮趙匡胤用“龍爪手”,扮演白髯口老者所用“梅花手”,丑角所用“啄手”等,都很有特色。

手式有兩手掌心在同一方向的稱為“順花”;兩手掌心不在同方向,稱為“反花”;兩手掌心相對,稱為“照手”;用虛擬手式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稱為“擬手”。4種手式變化按劇情要求進行。

肩部動作也很多,無論男女角色的手法、步法都得與肩部動作相配搭使用。生、旦角走快步時,肩應用勁,作“旋肩”動作,兩肩隨身段稍前傾,一肩轉向後,一肩轉向前,這樣反覆旋轉往前行進。又如兩手交叉在肩前“俥肩”,表現耐不住寒冷;“俥肩”配上“拱手”則表現祝願。莆仙戲特別重視兩肩動作的運用。

基本功訓練,要求做到頭、肩、手、身、腰、步全身綜合活動,達到精巧嫻熟、氣足執行、神化傳情。各行當為塑造各自的形象,還有各自特有的一套基本功要求。喜有雀鳥步,怒有搖頭步,哀有雙掩面,樂有雙俥肩以及“前四後五”的傀儡動作等。每一個科步都緊密配合後臺鑼鼓點,做到滾、顛、連、轉、催、破、介等渾然一體。舞臺上的砌末道具,如扇、傘、鞭等,有自己的套數,在有關劇目中有極其豐富的演技。

莆仙戲的表演程式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摹擬生活的表演程式。如開門關門、上堂下堂、上樓下樓、上朝下朝、上轎下轎、上船下船、上馬下馬、排陣破陣、紡紗織布等;二是舞蹈性的表演程式。如牽步蛇、結花法、雙弔旗、疊花法等各種舞蹈排場;三是配合音樂曲牌的舞蹈排場。如“中狀元”時吹奏[望故鄉]的表演,“擊鼓告狀”時吹奏[叨叨令]的表演,等等。

武打功夫系從民間雜技和武術中提煉而來。如當地的矛與盾、雙劍、棍棒等武術套數,都吸收到舞臺上。

莆仙戲的表演受當地木偶戲的影響較深,如《三鞭回兩鐗》、《蘇武牧羊》、《呂蒙正》(中“數十八羅漢”一折)、《公背婆》等戲,都屬於模仿傀儡動作。

特色技藝
  掃地裙:在《葉裡娘》劇目裡,葉裡娘手捧血書到金鑾殿上本,一路行走時,運用莆仙戲特有的“掃地裙”表演,演員身穿又長又大的“掃地裙”,裙沿拖地,用細碎的蹀步行進,腳尖把前面裙子輕輕挑起,可以前進、後退、左右旋轉。

俥椅:在《梁山伯與祝英臺》劇目裡,祝英臺到梁山伯家中靈堂哭吊後,進入樑的書房,見到樑的坐椅,不勝思念,用“俥肩”、“俥椅”表演動作,表現祝好像見到樑就在身邊,重新與他相會。

牽狗:在《殺狗記》裡,迎春牽狗場面,沒有唱詞與道白的啞劇表演。迎春奉主娘之命,到王婆家買狗並牽回。用虛擬動作,通過各種鼓點配合各種身段和動作,組成一套牽狗舞蹈。

抬轎子:在《春草闖堂》裡,通過“知府坐轎,春草伴行”,變成“春草坐轎,知府作跟班”的喜劇性動作表演,分別塑造勇敢機智的春草和世故圓滑的知府形象。

搬椅:在《鴨子醜小傳》劇目裡,運用傳統藝術表現現代生活。阿醜審妻一場,以椅子為道具,通過搬椅、坐椅等一系列既是戲曲化又是生活化的動作,刻劃人物內心世界,塑造阿醜這個喜劇人物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