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白字戲

國學資訊 閱讀(3.01W)

白字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廣東省地區,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白字戲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時期。它融合了地方方言和民間藝術,逐漸形成了濃厚的地方特色。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白字戲是流行於廣東省汕尾市(海陸豐)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白字戲歷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時候)從閩南流入粵東,到了海陸豐,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遂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套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音樂等漢族民間藝術,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汕尾市三稀有劇種之一。白字戲曲劇種。正字戲傳入閩南、粵東後,與當地的潮調、泉調及漢族民間藝術相結合,並用方言演唱而逐漸形成。當地稱中州官話為“正字”,稱本地方言為“白字”,故名白字戲。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 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沒有“啊咿噯”襯詞拉腔,跟(海陸豐白字戲)有所差別。白字戲流行於廣東汕尾市及惠東、惠來、紫金等市縣的部分地區。早年白字戲如與正字戲同地演出,正字戲必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如同臺演出,則正字戲在前半夜,白字戲在後半夜,稱為“半夜反”;民間並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諺語。它與梨園戲在劇目、唱腔、語言上頗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潮劇,兩者方言不同,唱法不同,從音樂上都有所不同,海陸豐白字戲是用當地的福佬方言(學佬方言演唱),汕尾市海陸豐地區方言只是跟潮汕方言都是來自閩南系。

中國戲曲大全之白字戲

藝術特色
  白字戲和潮劇原都稱白字戲。白字戲稱"海陸豐白字",又稱"南下白字";潮劇稱"潮州白字",又稱"頂頭白字"。汕尾市和潮汕,同屬閩南方言語系的兩個方言區。海、陸豐的白字戲,用海、陸豐方言規範;潮汕的白字戲,用潮州方言規範。它們是同一語系的孿生姐妹。兩個劇種的劇目體系、音樂聲腔體系、表演體系、舞臺美術體系,也都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主要在於後來的發展和規範的方言不同。白字戲的藝人,尊奉田元帥為戲神,與福建南部的梨園戲、老白字戲,以及"正音戲"、"潮音戲"等相同,它們是同源異流的劇種。 白字戲淵源於南戲的泉調、潮調。

傳承意義
  新中國建立後至改革開放初期,白字戲曾一度獲得發展和繁榮,後隨著娛樂產業的發展和審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場逐漸萎縮,傳統劇目和富有特色的行當藝術及其他舞臺藝術等已瀕臨消亡。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