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泰山道教文化觀後感,泰山道教文化觀後感怎麼寫?

國學經典 閱讀(1.81W)

道教這一文化是中國自己本國產生的一種宗教,道家在中國存在由來已久,東漢末年時期出現了大量的道教組織,道教在最初是由張道陵創辦而形成原型的,你對道教文化瞭解多少?你知道泰山道教文化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泰山道教文化觀後感,泰山道教文化觀後感怎麼寫?

道教在泰山發端,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道教尚未具備宗教形式時,泰山一帶即有黃老學說的傳播和方士活動。春秋時的榮啟期、戰國時的黃伯陽、秦代的安期生、西漢的稷邱君、東漢的許竣等,均曾在泰山隱居或傳授道術。東漢末,太平道傳入境內。同時,五斗米道亦傳入境內。張陵弟子泰山人崔文子,在泰山一帶佈道並採藥濟世。黃巾軍遭鎮壓後,境內太平道衰落,但符?活動仍在民間流行。

魏晉以後,天師道傳入境內。南北朝時,盛行北天師道,道教的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從此道教由流行於下層民間而演變為統治階級承認的宗教。此期,傳入泰山、徂徠山的佛教興盛起來。

隋、唐兩代是境內道教的昌盛時期。隋末,泰山道士徐洪客曾向瓦崗起義軍首領李密建議進取天下之策。唐代開國皇帝提倡道教,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宣佈三教地位:道一、儒二、佛三。661年(顯慶六年),高宗與武則天遣道士郭行真來泰山建醮造像,在岱嶽觀立“雙束碑”(俗稱“鴛鴦碑”)。高宗來泰山封禪前,又令道士劉道合“馳傳先上泰山,以祈福?”。666年(乾封元年),高宗在封禪泰山歸途中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命在泰山王母池西側的岱嶽觀祀老子,稱“老君堂”。678年(儀鳳三年)朝廷令道士隸屬管理皇族的宗正寺,道士的地位僅次於諸王。690年(天授元年)後,武則天改唐為周的15年間,先後7次派員來泰山禮神。725年(開元十三年)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加三公一等,近山十里,禁其樵採”。727年(開元十五年)玄宗“敕五嶽各置真君祠一所”。661年(顯慶六年、龍朔元年)至794年(貞元十年),唐六帝一後(高宗、中宗、睿宗、武后、玄宗、代宗、德宗)在泰山齋醮造像20次,提高了泰山道教的地位。周樸等在岱陽建棲真觀,女冠張鍊師主持碧霞祠。773年(大曆八年),張鍊師陪同京都大臣朝拜岱嶽,萬仙樓後桃花澗斷崖上尚存其題刻。劉禹錫曾賦《送東嶽張鍊師詩》:“東嶽真人張鍊師,高情淡雅世間稀。堪為烈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

宋代自真宗“嬗淵之盟”後,利用神道設教,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偽造“天書”降於泰山。晉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老母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召見“善服食,得延年”的泰山道家秦辨,賜號“貞素先生”。同時拓修岱廟,建立碧霞祠,大興土木,泰山上下廟觀林立。從此泰山道教地位愈益提高,四方香客雲集泰山,道教影響深入民間,廟觀收入不斷增加。道書《雲笈七箋》稱泰山為蓬元之天,列為道教36小洞天的第二洞天。

金元時期,泰山是全真道的重要活動場所。1167年(金大定七年)王重陽創全真道。其弟子“長春真人”邱處機曾遊泰山佈道,主張“以道為主,兼融儒釋”,在北方勢力極大。《岱史》、《泰山小史》記載,邱處機遊泰山時曾於岱陰金絲洞修練,被稱為“七真之最”。成吉思汗崇拜邱處機,賜號“無為演道大宗師”,並敕免該教廟觀和道士一切賦稅(泰城長春觀舊有“敕旨碑”和“牒文”)。從此境內道士分為“全真”、“正一”兩大教派。前者必須出家,為清修派;後者可娶妻室,俗稱“火居道士”,為符?派。邱處機弟子女冠訾守慎住持的泰城西北隅長春觀,元帝賜號“妙真觀”。王重陽另一弟子全真道清靜派創立者孫不二(孫仙姑),曾於泰山鷹愁澗北的清靜石屋。1172年(大定十二年)邱處機大弟子李志常的徒弟曹致衝在岱陰婁敬洞與曹致寧開荒經營30餘年,建成洞虛觀,招徒傳教。金末,劉長生弟子王志深在岱陰五峰山重修洞真觀。此期全真道在境內已居主導地位。

元世祖曾頒旨焚經,予道教以打擊。泰山道教曾受影響(泰城冥福寺舊有“聖旨焚燬諸路道藏經文碑”記述其事),但全真道盛行未衰。泰山著名道士“天倪子”張志純,元惠宗賜號“崇真保德大師”,又稱“宣授沖虛至德通玄大師”,住持嶽祠,任東嶽提點監修官兼東平路道教都提點,曾募化修建岱頂南天門,影響甚大,又重修蒿里山神祠,但未竣而逝,由“玄門掌教宗師管領諸路道教洞明真人”祁志誠續修完成。此期,全真道設道官機構,其所轄廟觀佔有田園、山場、河泊,並經營店鋪、油坊、磨坊等業,朝廷均予保護(東嶽廟舊有1324年元泰定帝“聖旨碑”記載此事)。

明初,朝廷對宗教嚴格限制。1370年(明洪武三年),朝廷取消岱廟祀神“天齊仁聖帝”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1382年(洪武十五年)設道教管理機構,泰安州道紀司設於岱廟,岱廟住持由朝廷任免。洪武年間,曾4次派道士吳永輿、樂本然、朱鋒如等先後來泰致祭東嶽神。著名道家張三丰曾在岱陰明月嶂北巖洞下,後稱“懶張石屋”。1516年(正德十一年)武宗開徵泰山香稅,設分理官、巡官等。規定本省香客每人稅銀5分4釐,外省香客每人9分4釐,1580年(萬曆八年)改為本省外省香客一律8分。明張岱《岱志》記載:“合計入山者,日八九千人,春初日滿二萬”,“歲入二三十萬”。至於香客施捨的珠寶、玉石、首飾、金銀娃娃、銅錢、幡蓋旗袍、紗羅緞布等更是不計其數。道教廟觀經濟收入隨之大增。嘉靖間東平道士王陽輝(號王三陽)在凌漢峰側修道,建立三陽觀;崑崙羽士柴慧庵在摩天嶺下修道,建“潛仙庵”。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神宗差太監李升來岱廟頒發《道藏》5486卷,敕諭住持和道徒“朝夕誦讀”。此期,泰山道教有邱祖龍門派、周祖鐵官派、劉祖隨山派、郝祖華山派。境內城鄉各地受道教影響,因地設神,因人設仙,因事設靈,不斷重修和拓建各種廟宇,“泰安神州”之說,廣泛傳開。

清代,康熙謂“一切僧道,原不可過於優崇”。正統的道教逐漸衰落,而以碧霞元君為代表的民間神祗信仰空前發展。“禮岱者皆禱於泰山娘娘祠廟,而弗旅於嶽神”。泰山道教遂向世俗方向轉化,與道教有關的先天象數學和巫覡活動亦愈氾濫。人謂泰山道教“吃泰山娘娘”,因稱“娘娘派道教”。1735年(雍正十三年)詔令廢除泰山香稅。嘉慶年間,泰山道教一度衰弱。岱廟道眾數十人生活無著,典質贍田度日,後經泰安府道紀司管理泰山上下廟守監禹貞文訴諸郡伯始將贍田收回。“戊戌變法”後,泰安縣知縣毛?倡辦新學,令城鄉各地以廟觀作校址。從此境內道教除泰山、徂徠山等山嶺廟觀外,餘皆衰落。

民國建元后,民間朝山禮神祈禱齋醮活動繼續流行,廟觀成為“道士的飯莊”。此時,泰山道教主要有4派:

龍門華山派有12支,轄岱廟、遙參亭、城隍廟、五哥廟等,其宗譜世系為“忍能貞心傳乙紀,世見生前浩太元”。泰山香火收入由岱廟住持按24份分配,該派享受12份,其餘3派共享12份。

龍門派轄王母池、中軍帳蓬萊觀、作書坊、白石嶺、下莊七聖堂、居嶺莊三官廟等。其中中軍帳為長支,王母池為次支。其宗譜世系為“一陽來福本,賀教永元明,至立宗承信,崇高四法興,詩經榮文茂,昔為延知寧”。

華山派轄玉皇閣、礤石峪、漸汶河龍王廟等,其宗譜世系為“仁義禮智信,嘉祥安太平”。

鐵官派轄泰山關帝廟、靈應宮、萬壽宮、火神閣等。

至1919年道教活動的廟觀共有84處。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部和山東省政府駐泰安後,曾開展大規模的破除打倒偶像運動,拆除泰城許多廟宇,並將岱廟前部闢為中山市場,後部改為中山公園,峻極殿(今天貺殿)改為民眾會場,雨花道院大部改建為民眾旅館、飯店、澡塘和合作社。1931年,第十五路軍馬鴻逵部拆除蒿里山神祠改建烈士祠。

1936年,泰安成立道教協會,管理道士和廟產。1938年後,日軍頻繁“掃蕩”,泰山附近農村及徂徠山一帶的廟觀多在那時被毀,惟泰山廟宇尚存。1940年10月,日偽政府成立“華北道教總會”,泰安設分會於城隍廟,道長宋紀昌任會長。1942年,岱廟道士尚士廉任“華北道教總會”理事。此時,全縣除“火居道士”散居在農村外,泰山上下十幾處廟宇有道士45人,至1947年有23人。

建國初期有道士45人。其後年輕道士或回家務農,或參加工作。1958年有道士12人。道長尚士廉曾任全國道協常務理事。1963年有道士4人。1978年後,道士陸續回廟。1980年,道士孫志福住持王母池。1981年泰山廟觀由文物部門管理(1985年9月正式移交道士管理),一些廟觀對外開放。1983年,60號檔案確定碧霞祠為全國重點道觀之一。1984年底,泰山上下有道士26人,保留完好的廟觀20多處。岱廟屬於龍門華山派,碧霞祠、王母池、玉皇廟屬於龍門派,三陽觀、關帝廟屬於鐵柺祖師雲虛派。碧霞祠住持張常明任全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副祕書長及山東道教協會籌委會主任。

小結:道教在中國有著快兩千年的悠久歷史,這一宗教在中國有著眾多的信眾,這使得道教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宗教之一,道教崇拜的物件不是唯一的,他們崇拜的物件是多神,有三清,有六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