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道觀大全之四川成都青城山

國學經典 閱讀(1.36W)

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更是我國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它是全球道教全真道的聖地,道教認為居住在三十六洞天或者七十二福地有利於修行。大家是不是對青城山感到很好奇呢?現在不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道觀大全之四川成都青城山吧。


簡介
  青城山,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道家辟穀養生研修院落座於青城山圓明宮。

道觀大全之四川成都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青城山名勝古蹟很多,古建築各具特色,古今名人詩畫詞賦處處可見,有優美的風光和神奇的傳說。全山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玉清宮、朝陽洞、圓明宮道家辟穀養生研修院等。“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訪勝和隱居修練之地,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名稱由來
  青城山古名天倉山。唐開元十八年(730)更為現名。相傳軒轅黃帝遍歷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峰環繞,狀若城廓。故為“青城”山。[1]另一種是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時佛教發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發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通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

典故傳奇
  普照寺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廟”,供奉的是鎣華祖師,是由一座家族棄祠改建而成的貧窮小廟,“無食以養僧,無房以妥神”。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窮廟子,卻在乾隆三十年以後,突然大興土木,廣置田產,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後,經百餘年間的連續擴建,普照寺一躍成為川西四大叢林之一,遠近聞名。據估算,這段時間普照寺修建費用在萬兩金銀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載: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麼,這巨大的耗資從何而來呢?這便是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興旺之謎。

成都民間曾經流傳過一首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這首民謠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歷史之謎。傳說明末張獻忠起義,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農民政權“大西國”。後來清兵入關,四川境內發生連年混戰,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國”被吳三桂滅亡。民謠就是說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的金銀財寶祕藏起來,為了將來能找到所藏之寶,不至於因年代久遠而迷失,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寶記號,誰發現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祕寶藏。

因此,圍繞藏寶之謎,就有許多傳說和猜想。有說財寶埋在錦江河底的,也有說寶藏隨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認為張獻忠的財寶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成都還掀起過尋寶熱,甚至有人還拿出了藏寶圖,一時間許多人躍躍欲試,要成立尋寶機構。其實尋找張獻忠寶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話自大西國滅亡以後,民間就有人開始尋寶,在抗日戰爭期間,成都就成立過錦江淘銀公司,在九眼橋下大張旗鼓地淘銀,經過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隻石牛,一隻石鼓,著實讓人們興奮不已,證明民謠傳說不假。但繼續淘下去,卻見不到寶藏影子。淘銀行動不了了之。

要弄清張獻忠藏寶的祕密,首先要知道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可藏之寶。傳說大西國成立之初,張獻忠把他在戰爭中獲得的奇珍異寶,特別是明成都皇室成員寶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皇城舉辦鬥寶大會,24間房子擺滿奇珍異寶、金器銀錠。其目的一方面為了展示皇親國戚、富紳劣商的奢靡;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這卻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待到大西國滅亡,誰都想得到這筆財寶。據傳大西軍兵敗成都時,十餘艘大船從新津出發,沿岷江順流而下,在彭山境內就被清軍預先埋設的鐵鏈攔住。大西國押運船隻的兵將眼看敵不住清軍的圍攻,於是鑿沉船隻,棄船登岸逃走。清軍早就知道張獻忠有大量金銀想要從成都運走,以為截獲了運寶船隊,欣喜若狂地登上還未完全沉沒的一些大船,才發現船中裝載著石塊。

自從張獻忠的寶藏隨著大西國的滅亡消失以後,寶藏之謎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關注這件事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後發現數量不小的大西國“大順通寶”錢幣和銀錠,更使尋寶人相信張獻忠那24間大屋展示過的財寶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邊,其中關於青城山藏寶之事,更有許多奇聞和謎案。

道教淵源
  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儲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張道陵,原名張陵,客居四川,學道於鶴鳴山中,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自稱出於太上老君口授,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被後世尊為天師,道名為張道陵。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建立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代以後,山中道教漸盛,極盛時有道觀70餘處,勝景108處。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現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臺碧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