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經典>

道觀大全之大邑鶴鳴山

國學經典 閱讀(2.49W)

道教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歷史悠久的教會,它是我國本土教會,對我國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影響。因為所謂的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所以道教很多聖地和名山都是在一些高山上面。大家是不是對這些道教名山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道觀大全之大邑鶴鳴山吧。


簡介
  鶴鳴山又稱鵠鳴山,位於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的鶴鳴鄉三豐村,屬岷山山脈,海拔1000餘米,山勢雄偉、林木繁茂,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是著名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它北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及明代著名地理學家羅洪先《廣輿圖》詞句“鶴鳴山岩穴中有古鶴,鳴則仙人去。”和《詩經》詩句“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而得此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張陵(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這標誌著道教正式創立。所以鶴鳴山成為了舉世公認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朝聖地,是道教勝地中的魁首,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就一直是異人的練習之地,據說先秦的廣成子(馬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裡跨鶴飛昇(東晉華僑撰《紫陽真人周君內傳》謂周義山“乃登鶴鳴山,遇陽安君受《金丹經》、《九鼎神丹圖》”)。相傳有老聃後人,姓李名傕,隱居鶴鳴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歷代的許多著名道士曾在此練習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張三丰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御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唐代唐求、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文與可、陸游、明代楊升奄及清代諸名流均有題詠於鶴鳴山。景區內古蹟、詩文處處可見,人文景觀異常豐富;主要的景點有三宮廟、文昌宮、太清宮、解元亭、八卦亭、迎仙閣以及建設中的“道源聖城”等。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中國道教文化節”也在鶴鳴山設立了會場。

道觀大全之大邑鶴鳴山

鶴鳴山名之由來
  鶴鳴山之名,最早見於魏志,三國志稱鶴鳴山為鵠鳴山(鵠與鶴古通用)。因何得名,據查有三說:
  一是山形似鶴:明嘉靖壬戌應天巡撫眉山張景賢《修鶴鳴觀醮臺公署記》:“鶴鳴山因起伏軒翔,狀如仙鶴,故名”。《大邑縣誌》載張申五等文章:“邑北有山曰鶴鳴,有身、有頸、有頭、有翼、有咀,口銜丹書,形如飛鶴,故名”。實地查勘,如志所載。鶴鳴山山高秀爽,鶴之形狀全俱。紅巖大山為鶴尾所展之屏,而下的冠子山,陰巖礙日,林氣障天,為鶴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頂平坦,為鶴之背。整個山為鶴之軀體,山上有洞穴若干,深不可測。大邑縣誌載:“山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每逢一節,則氣開一洞,餘皆閉塞”。《廣輿記》雲:“有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巖洞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出。”就是指的這些洞穴。大坪山的最高處,俗名老觀頂,下分頭坪、二坪、三坪,面積廣闊,山麓有一狹長小平壩,為鶴之頸。平壩前石峰突出,為鶴之頂。太清宮居頂之上,奉老子,即昔日之上清宮,亦名鶴鳴觀。兩側懸巖絕壁,東西兩澗流經巖下,其形如城,古名天城。太清宮沿階而下為文昌宮,再下為三官廟,是鶴之嘴。三官廟前的東西澗合流處,有赤石丈餘捲起江心,謂之“鶴含丹書”。天柱峰之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左右二峰,恰似鶴之雙肩。由二峰左右展開,逶迤各十餘里,石骨嶙增,筋肋軒翕,成為鶴之雙翼。每當雨霽晴開,仰望鶴鳴山,真如白鶴一支,舒頸俯領澗泉,兩翼張開墜地,一尾高矗摩天,蔥蔥佳氣撲人,眉宇詢為之開,靈山多秀氣,名不虛傳。

二是山藏石鶴:《四川通志》:“山形如覆甕,有石類鶴,故名”。明代羅洪先《廣輿圖》詞句“鶴鳴山岩穴中有石鶴,鳴則仙人去。昔為成子練習於此,石鶴一鳴;漢張道陵登仙於茲,石鶴再鳴;明張三丰得道於斯,石鶴又鳴”。明青神指揮餘蔭、清邑令宋載等均有同樣記載。民國時期,鄉人於文昌宮廟後,無意挖出一石塊,狀甚似鶴鳥,嘴、頭、翼、尾、腳、頸俱全,唯雙腳並在一起未分開。鄉紳付紹淵見之大喜,審視之,儼如人工刻成,因此不曾加工,將原物保護備至,置於文昌宮花園內,以供遊人觀賞,名曰“天然石鶴”。

三是山棲仙鶴:仙鶴自古是道家的瑞祥之物,它是脫化飛昇、得道成仙的一種象徵。在歷史文獻及傳說中,仙人騎乘和飼養的都是鶴。相傳有老聃後人,姓李名傕,隱居鶴鳴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樑代的李膺在《益州記》中曾載:“鶴鳴山常有麒麟百鶴遊翔”。明逸名《鶴鳴山懷古詩》:“樹老曾棲鶴”。民國時期,太清宮和迎仙閣前的大樹梢上,常棲麻鶴一對。不知來自何年,頭、背、翼、尾純黑如漆,映日光則現紫綠色。好靜,白天靜居大樹梢,人聲唳嚷,置入罔聞。傍晚則到淺灘覓食魚類。民國末年,社會秩序混亂,土匪有用槍擊之者,以後即不復見。據省報古今注雲:“鶴千年變蒼色,二千年則變黑色,所謂玄鶴也”。誠如所述,因其羽翼已變黑,雙鶴已非數百年之物。當地老人也曾見這裡有鶴。

這三種說法,前說形象,中說傳奇,後說紀實。不管以何說為是,而山名鶴鳴,確實是很早的,且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鶴鳴山名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