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每日好運吧>國學>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荊河戲

國學資訊 閱讀(2.69W)

荊河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湖北省,是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跟其他戲曲相比,荊河戲的表演非常具有特色,注重做工,講究內外功夫。小編知道,大家肯定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荊河戲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系以本地彈腔吸收崑腔和高腔的優點融合而成。澧州荊河戲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荊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個漢族戲曲聲腔劇種,因流傳於長江荊河段而得名,歷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臺戲等名稱,抗戰期間又曾被叫作楚劇、漢劇、湘劇,1954年正式定名為荊河戲。

中國戲曲大全之荊河戲

發展歷史
  荊河戲起於明初永樂年間,明末清初秦腔戲班隨李自成軍來到澧州,藝人們四處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荊河戲彈腔的"南北路",荊河戲基本成型。荊河戲的發展,與相關地區的地方戲劇種聯絡極為密切。如漢劇,荊河戲舊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戲"之說,而沙市又是漢劇演出的勝地,漢劇藝人要在武漢出名,先要到沙市"唱紅"。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荊河戲與武陵戲藝術上亦有淵源。一般認為二者同出一源,荊河戲藝人常到武陵戲班搭班演出,早年,生、旦、丑三行二者能夠同臺合演。荊河戲的彈腔與川劇的相琴戲亦有聯絡。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戲直接受到荊河戲的影響,另一方面,早期荊河戲使用的大土鑼、大成都鈸,都是來自川劇。另外,荊河戲與辰河戲以及活動於湖北恩施一帶的南劇也有密切的聯絡荊河戲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崑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獨唱,眾人後臺幫腔,樂器用土鑼、大鈸、鼓板打節奏。

藝術特色
  荊河戲音樂南北交融,別具韻味。荊河戲北路唱腔保留有由秦腔向彈腔衍變過渡後期的呔腔,屬荊河戲獨有的特殊唱腔。另有一種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名為"南反北",又稱"子母調",用以表現人物的思慮、悲傷等各種情緒,而子調則表現病危、死亡等情緒,這在其他皮簧劇種中亦較為少見。荊河戲南北路唱腔中還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龍擺尾,南路正反"馬頭調"、正反"老闆頭"、正反"八塊屏"等等。荊河戲唱腔響亮、氣勢巨集大,演員用嗓根據行當不同而有所區別。鬚生多用邊嗓和沙嗓,小生、旦用假嗓,花臉用"本帶邊",小花臉、老旦則用本嗓。唸白主要採用澧州官話,少數劇目也用京白、川白、蘇白和山西白。荊河戲的伴奏樂器包括文、武兩種場面,文場面有胡琴、月琴、三絃、嗩吶、笛子等,武場面則包括堂鼓、大鑼、小鑼、馬鑼、頭鈸、二鈸等。馬鑼的傳統打法極為特別,是將鑼拋到空中再打。

  荊河戲的表演很有特點,素重做功,講究內、外八塊的功夫。所謂"內八塊"功夫,"外八塊"。

傳承意義
  研究荊河戲的興衰對揭示戲曲藝術與社會經濟發展,與民間習俗,與人們的心理、文化需求的關係,與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認同,有著十分積極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荊河戲經過荊河藝人們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積累,其劇目,聲腔,音樂表演等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因而荊河戲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荊河戲故事敘述流暢,人物刻畫細膩,道白準確生動,唱詞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學價值。研究荊河戲的聲腔,曲牌,鑼鼓經,樂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譯音樂旋律中的密碼,對解讀戲曲音樂、聲腔的發展、流變具有重要的作用。